当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时候,“零售”这个词要比“电商”更加恰当,实体商铺追求的是“地段”,也就是客户流量,这和电商行业的流量一个意思。但少数的电商巨头掌控着90%以上的流量,大部分追求差异化商品与服务的垂直电商,却一直盈利的边缘挣扎。
店兵店将淘宝网店转让获悉,不少垂直电商平台将新零售的出现视为新的拐点,布局与营销策略上也往新零售靠拢,这将是垂直电商新的出路吗?
电商发展历程
当当网的李国庆曾说:“我就是互联网电商的先驱,但不是先烈。”这也表明了李国庆的野心,在垂直电商上,相比于京东,当当扮演的仍旧是“失败者”的角色。 “先驱”和“先烈”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词汇,中国电商在近20年的发展历程中,“垂直”和“综合”也一直在左右手互博,新零售概念下的垂直电商是个美丽的开始,还是错误的结束?
电商的1.0阶段:人与货的连接
百度最初的战略叫“连接人与信息”,早期的电商平台也是如此,甚至说B2B模式也是连接人与信息,到了C2C、B2C等才是连接人和货。其实这个时候才是垂直电商平台真正的温床。
亚马逊在仓储物流体系科学化之前,很少有平台能够提供足够庞大的SKU,专注细分领域的垂直电商无疑更具有想象空间。亚马逊、京东等之所以能够成功:一则在商品供应和平台运营上减负了不少,二是大众的电商购物习惯尚未形成,针对性的商品和服务似乎更能引发受众的参与感。
电商的2.0阶段:连接人货场。
新零售被提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人货场”。人即消费者,货指商品,而场就是场景或场所。传统零售也是“货场人”的生意,只是彼时的场占据了核心位置,新零售用“重构”一词来正名倒也十分恰当。
最先推行人货场概念的还是O2O,这一连接对象的转变也为垂直电商迎来了第二次高潮。大多数垂直O2O平台都在遵循这样一个范式,即信息+资源+服务,各类上门服务、生鲜电商、汽车后市场等均可归为此类。只是环境体验差、价值厚度不够、重服务属性等“垂直陷阱”成了大多数玩家死亡的病因。
电商的3.0阶段:场景电商的变种。
店兵店将淘宝网店出售小编认为,新零售仍属场景电商的范畴,从最初线上线下流量的融合,到数据、营销、物流、渠道等更多维度的融合,消费场景成为新零售的核心一环。标准化程度高、客单价低的产品似乎不太适合去做垂直电商,这也是一个商业模式爆发的时代,共享经济、知识付费等层出不穷。想要健康、快速成长的“灵丹妙药”便是商业模式上吸纳更多的新思维。
互联网家居分享直购平台给出的模式就是新零售+共享经济, 因其标准化程度低、客单价高,一方面,垂直电商是个双重维度的概念,包括商品品类的垂直,注重产业链上下游资源的整合,将标准品做出特色,将非标品做出品牌;长远来看,商业模式上的创新,对“垂直”的重新定义等仍需要时间上的沉淀。此外还包括目标人群的垂直,简单来说就是挖掘特定人群的核心需求。
如何思考垂直电商
关于垂直电商的讨论已近四年,维棉网、品聚网、初刻等众多的垂直电商早已淡出视线之外,而聚美优品、唯品会这些成功者渐渐成为讨论的焦点。
店兵店将淘宝网店转让网透过资本市场的态度来看,新模式的垂直电商开始受到人们的的青睐,如二手车、生鲜、家居等等。一方面,综合类电商平台注定不会在一个细分领域投入太重,更倾向于满足用户“一站式”的购物需求,通过个人空间和商业空间的共享模式,零成本解决了线下体验的痛点。选择性忽略掉一些亟待解决的行业痛点;另一方面,互联网的整体流量越来越贵,获客成本越来越高,客单价更高的垂直服务因为无可替代性而备受资本市场的厚爱。在保障品质和服务的前提下,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具性价比的购物方案。
垂直电商能否有新出路主要还是取决于两点
1、用户体验。
用户在电商行业成熟后开始呈现出个性化、定制化、品质化等需求,用户体验又是一个很泛的词,不同的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给出不同的解释。但永恒不变的平衡标准仍然是谁能解决用户的痛点,至少是那一批垂直用户的需求和痛点。
阿里选中的盒马生鲜未来前景又将如何呢?店兵店将淘宝网店转让小编认为盒马的主要客户群体还是那一批有钱的人,对价格不敏感,更关注时间和品质,带来了相当高的转化率和复购率,也局限了客户群和销售品类。按照发展轨迹来看,大多数垂直电商最终都不会只服务特别小众的一群人,用户体验的标准也势必会不断变化。
2、购买效率。
垂直电商的市场不断被综合电商挤压,究其根本仍是购买效率在左右,毕竟消费者对于“一站式”购物的追求是不可阻挡的。而模式更重的垂直电商,又不可避免的面临购买效率上的障碍。
新零售会是垂直电商的活路吗?店兵店将淘宝网店转让小编认为还是比较乐观的,众多的电商平台在发展历程中的都有了全新的突破和进步,竞争也在愈加残酷,我们需要做的是平衡效率与体验,成为垂直电商“冲破阻力与瓶颈”的一种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