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大的农村市场上,产品鱼目混珠,滥竽充数现象严重。315晚会在解说中指出,乡村中低收入消费群体居多,他们揣着血汗钱,买到的却是山寨产品,不能不令人心寒。在央视的走访中,位于山东省枣庄市的一个小县城里,市场上充斥多种山寨饮料,包装、设计均模仿知名品牌,店主介绍当地消费者多买来送人,部分山寨产品为春节期间的主打产品。
店兵店将淘宝网店出售获悉,央视315晚会曝光山寨承德杏仁露露占据农村后,京东淘宝火速下架。央视315晚会曝光的山寨产品“正宗海南椰汁”“养生核桃”“食物相克表”在某知名社交电商平台上均有售。而几乎在晚会同时,“养生核桃”以及“食物相克表”都已下架。
山寨产品生产环境差、乱添加配料,通过模仿其他品牌包装、设计及代言人,达到以假乱真、欺骗消费者的目的。事实上,这种现象已经存在很久,在乡镇、县城非常普遍。一方面,是相关企业不负责任、欺骗农村消费者,“昧着良心”赚乡村消费者的血汗钱;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乡村零售发展的一个困境——由于成本、渠道等的考量,正品货源往往难以下沉到乡村,给了不法分子空间大发不义之财。
不过近年来这一情况已有所改善,广大的农村地区已经成为新零售的一个蓝海和争夺的目标市场。无论是阿里巴巴,还是京东,都提出了各自的农村战略。